江苏节地战略新使命:以高效利用促高质量发展

国内知名的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,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太湖畔,这里有亚洲最大的影棚,为《捉妖记》《武媚娘传奇》《西游记之女儿国》等一批曾经大火的影视剧提供过拍摄基地和后期制作。很难想到,这个以华莱坞命名,号称对标美国好莱坞和印度宝莱坞的影视产业聚集区,竟然是由一家废弃的钢铁厂改造而来。

“原来的钢厂因为污染严重、效益下降,整体搬迁了,所在地块由国土部门回收后重新挂牌出让。从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向高端服务业转型后,不仅生态效益突出,经济效益也增长了40多倍。”无锡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杨武亮对这一变化显得颇为自豪。

土地是经济活动的基础要素和空间载体,对于江苏这样的经济大省来说,如何最大限度发挥土地资源的支撑保障作用,对于高质量发展有着特殊意义。2014年,江苏启动了以“双提升”为标志的节约集约用地计划,最近5年来,江苏的建设用地地均GDP增长42%,单位GDP建设用地面积下降30%,均居全国处于领先水平。以高效利用促高质量发展,江苏节地战略在新时代被赋予了新的使命。

  

海澜集团的高位自动化立体仓库,占地少,效率高

盘存量、拓增量 增加土地资源供应

江阴市新桥镇海澜集团的厂区,一排排高大的仓储格外醒目,海澜集团后勤总经办主任江小兵介绍说,这些高达50米的厂房是海澜负责线下配送的自动化立体仓库,目前国内同行业中规模最大,高度最高。与占地面积相同的平层仓库比,高位仓库库容量增加7倍,但经过智能化改造后用工量反而只有平层的六分之一。

2017年,海澜成为无锡市首家营收超千亿的“巨无霸”。“海澜快速崛起秘诀有很多,节约利用土地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个。”新桥镇副书记顾春宇说,海澜不仅自己节地少地发展,还通过收购兼并,带动周边企业以核心供应商身份盘活低效用地。最近几年新桥镇的财税收入年年大幅增加,但工业用地几乎没有增加。

向空中要地是江苏流行的做法,高标准厂房已成为很多企业的标配,容积率2.0、3.0都不是事。泰州的远大家私,厂房甚至盖到了8层,容积率高达6.5。为鼓励企业向空中要地,各级政府纷纷出台了奖励政策,奖用地指标、奖现金的都有。无锡取消了工业建筑高度限制,对园区投建超5万平米的高标准厂房,给予20%的建设用地指标奖;对社会资本投建超50亩且容积率超2.0的,给予一次性50万元奖励。泰兴对企业建成4层以上带工业电梯且容积率不低于1.6的高标准厂房,每平方米奖励30元,对“土地节约集约先进园区”和“土地管理模范乡镇”,分别予以30亩、15亩用地指标奖励。

盘活存量的同时,引进增量也成为一些地方的选择。在百年煤城徐州贾汪,资源枯竭后留下大片采煤塌陷地。从本世纪初开始,当地政府累计投入近百亿元对塌陷区进行综合治理,“宜农则农、宜居则居、宜生态则生态”。在塌陷地上建成的徐州新兴产业园,重点培育的新能源汽车和装配式建筑两大产业已初具规模,“我们看中的就是这里丰富的土地资源和优美的环境”,新入驻的江苏牟特新能源公司总经办总经理梁亚非说。

在两个采矿区坑洞基础上修复而成的潘安湖,现在已成为4A级景区,盛夏时节,湖阔林荫,游人如织。“以前我们这里到处是大大小小的矿洞,晴天一身灰,雨天一身泥,房子也因为地陷而开裂,年轻人都到外面打工去了,”28岁的姑娘朱雪宁几年前放弃打工回到了自己的家乡——潘安湖街道西段庄村,现在她是潘安湖景区一名游船驾驶员,“虽然收入跟打工时差不多,但可以照顾家庭,关键是心情好多了。”

  

徐州贾汪区由采煤塌陷地修复而成的潘安湖,现在是4A级景区

批前审、批后“约” 优化土地资源配置

江苏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第二,但人均土地资源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,其中人均耕地仅0.86亩,只有全国人均1.51亩的一半多一点。在苏南很多地方,土地开放强度临近极限,如何让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最大效益,除了以亩产论英雄外,江苏还制定了分类分级保障的政策,优先满足省级以上重大基础设施、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用地需求和健康、养老、体育、扶贫脱困等民生用地需求。

泰兴市规定,工业项目落户前要严格预审,只有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项目才优先供地,一般项目首选存量土地,限制类项目一律不得供地。“园区投资强度低于每亩350万元,投资总额低于一个亿,或者固定投资占比不到80%,国土部门是不可能批地的。”泰兴市国土局局长孙红东说,泰兴每年因为产业方向、用地规模等原因被否决或核减用地的,占到总供地面积的十分之一。

批完地也不是万事大吉,还要督促用地单位按照约定使用土地。泰州市为此明确了国土部门、规划部门以及各乡镇、园区的主体责任,重点对工业用地的投产达效情况、宅基地合规使用情况等进行监管,通过巡查、公示、履约保证金等办法,保证用地单位合规、达效的用地。在南通如皋市,投资方承诺的税收贡献要写进项目协议中,如果完成不到一半,当地镇政府有权直接收回土地。无锡市还开启了全市工业用地大调查,对5.9万家工业企业的用地、产出、用工等情况建立大数据库,为产业用地资源优化配置提供支撑。

  

徐州贾汪区由采煤塌陷地修复而成的潘安湖,现在是4A级景区

人防主、技防辅 强化土地资源监管

执法是政策切实落地的保障。一段时间内,江苏一些地方违法用地的现象屡禁不绝,土地执法监管亟需扭转被动局面。

如皋市花木大世界是华东地区超大规模的花木交易市场,占地330亩,经过十多年经营,年产值达到50亿元。2013年,投资方为扩大规模,启动了新占地654亩的“中国·如皋国际园艺城”项目,然而该项目用地却未经批准,属于违法用地。“当时市政府对这个违法案例提出了三点处理意见:一是保证当地老百姓利益,二是坚决依法用地,三是扶持龙头企业。如皋市国土局副局长平四勇回忆说,国土部门在迅速查处违法用地的同时,向市委市政府提出了调整规划、报批供地的合理化建议。经过手续规范后,花木大世界扩建项目得以顺利实施,目前入场经营户已达1260户,年销售150亿元,同时带动当地农民花卉苗木种植每年增收近亿元,真正实现了企业、百姓、政府的三赢。

3年前,如皋市一直是违法用地的重灾区,各级检查、督查必上黑榜。市委市政府痛定思痛,将土地执法上升到政府重点工作层面,国土、建设、城管、公检法乃至供水供电部门共同参与,将全市划为2100多个网格区,由市级领导分片包干,市国土局执法大队和镇区国土所片警分级巡查,发现违法现象及时抄报,及时处置,监管失职的要依法问责,责任细化到4大类23种情形。例如在村一级,如果违法建筑建到0.5米以上,或者发现违建制止无效后当天未上报的,都要启动问责机制。

人防必不可少,技防也是合理补充。江苏近些年一直在推行“慧眼守土”工程,通过安装视频监控,对建设用地批后应用、地质灾害隐患动态、土地复垦整理进展进行综合监管。如皋全市共有这样的探头250个,覆盖785平方公里,可以对监控区实行多角度、交互式监管,今年3月份以来就告警抓拍疑似建设40余次,有效弥补了人工巡查的不足。泰兴市依靠328个高清视频监控点,2018年及时发现和整改了违法用地27宗67亩。

通过高效的开源节流,强力的执法保障,江苏的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取得显著成效。据统计,近五年来,江苏的建设用地地均GDP增长42%,单位GDP建设用地占用面积下降30%,存量建设用地在土地供应中的比例提高到60%以上,土地开发强度一直控制在22%以下。加快建设“强富美高”新江苏、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,节约集约用地成为当之无愧的抓手之一。

上一篇:重庆大学校长毕业致辞:在各自岗位勇敢引领
下一篇:浙江首本宅基地及房屋租赁使用权证颁发
公益视频>>更多

关于我们 | 广告服务 | 免责声明 | 招聘信息 | 组织机构


地址:北京市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新闻出版大厦

京ICP备16057544号

频道识别号:011050312012 (发证机关: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)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:(京)字第04363号